参赛要求:
本次比赛参赛选手分为两类,一为各学术科技型协会会长,二为校园报名的普通选手。
比赛内容:
比赛以知识竞赛问答的形式进行,分为初赛,决赛两个部分。
初赛:
将46位协会代表与普通选手(46人)以两人一组的形式随机分组(即46组),而后按一定的次序依次上台比赛,以主持人轮流问答的形式为主,即一次上台两个组,主持人轮流向两组选手提问,有一方答错或答不上来者即失败淘汰,另一方晋级。(共晋级23组队伍)
决赛:
决赛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为晋级赛,第二部分为排位赛。
晋级赛:将进入决赛的23组队伍分为6组(其中1、2、3、4、5组4队,第6组3队,分组情况由初赛结束后抽签决定)。采用组内PK的形式晋级。依旧是主持人轮流提问的形式,坚持到最后胜利者为小组冠军晋级下一轮比赛。
排位赛:排位赛采用积分制,对每个队伍进行20道基础知识题的提问,答对一道加十分,答错不加分。之后进入抢答环节,共30道抢答题,答对一道加十分,答错减十分。最后依分数高低进行排名。(如有比分相同者则进行加赛)
注:协会和普通选手的分组会在近期制成表格发给大家。
各协会必须由会长或副会长亲自参加(最好由正会长参加)本次活动将纳入本次社团文化节考评当中,弃权或者不配合参加活动的协会将予以惩罚。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协会会作加分处理。
比赛开始所用的问题都出自于各协会制作的题库,考虑到题库数量众多,增加比赛难度的原因,故将题库分为几部分已在会长例会时发至各负责人手中。具体参赛时的题目会在发至各负责人的题库中出百分之七十,总题库中出百分之三十(依比赛具体情况而定)。望各位会长悉心准备。
具体活动流程视比赛时具体情况而定,如有变动会及时告知大家。
具体参赛时间、地点会另行通知。谢谢配合。
如有疑问,可详询活动策划部部长赵世田:18894311718

社团大百科
活
动
策
划
书
策划单位:学生社团联合会
时间:2014年11月24日
活动名称:
社团大百科
活动背景:
在社团发展日益火热的今天,大批的学术科技型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,形成一个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态势。但与此同时,同学们的心中也不禁浮现出一个疑问,这些名字听起来很厉害的学术型社团到底是干什么的?他们研究的到底是什么?
活动目的:
使广大校园师生能够对我校所有学术科技型社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了解其发展历史及成就,认识每个学生科技型社团所研究的专业领域,更为众学术科技型社团的会长提供一个互相交流,互相展示本社团文化,了解其他社团文化的平台。
活动主题:
展现社团风采,了解社团真知
活动时间:
2014年11月29日
活动地点:
大学生活动中心
前期准备:
一、宣传
1、微博:建立话题#社团大百科#,在宣传本活动的同时,每天发一篇博文用来介绍学术科技型社团。
2、广播:每天对学术科技型社团做一个专访,对其社团的发展,专业方向做一个大致的概述。
3、海报:制作具有“社团大百科”特色的海报在礼堂门口和社联楼下进行张贴宣传。
4、横幅:制作专门的横幅悬挂在学校主干道处进行宣传。
5、新闻稿:每天对学术科技型协会会长做专访,将新闻稿发布在学校网站上。
二、报名
1、所有学术科技型协会会长(必须参加)
2、全体在校学生(在礼堂前设立宣传点进行报名)
因比赛制度原因,报名人数限定于与会长人数相同为46人。
三、知识题库的建立
每个学术科技型协会根据自己协会的基本情况、发展历史、专业领域等拟定20—30个知识问题,与比赛一周前报于社联办公室,由策划部专人负责将题目进行整理。
比赛规则及流程:
比赛以知识竞赛问答的形式进行,分为初赛,决赛两个部分。
初赛:
将46位协会代表与普通选手(46人)以两人一组的形式随机分组(即46组),而后按一定的次序依次上台比赛,以主持人轮流问答的形式为主,即一次上台两个组,主持人轮流向两组选手提问,有一方答错或答不上来者即失败淘汰,另一方晋级。(共晋级23组队伍)
决赛:
决赛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为晋级赛,第二部分为排位赛。
晋级赛:将进入决赛的23组队伍分为6组(其中1、2、3、4、5组4队,第6组3队,分组情况由初赛结束后抽签决定)。采用组内PK的形式晋级。依旧是主持人轮流提问的形式,坚持到最后胜利者为小组冠军晋级下一轮比赛。
排位赛:排位赛采用积分制,对每个队伍进行20道基础知识题的提问,答对一道加十分,答错不加分。之后进入抢答环节,共30道抢答题,答对一道加十分,答错减十分。最后依分数高低进行排名。(如有比分相同者则进行加赛)
奖励制度:
决赛中从晋级赛突围的6位选手均可获得校级证书一份。
注意事项:
1、比赛开始时未按时到场者取消比赛资格。
2、每位选手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0秒,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计时。
附:图库请在常用下载里边下载。